內蒙古出土仰韶文物

  【台北訊】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對清水河縣莊窩坪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

  新華社昨天報導,這次考古累計發掘面積三百四十平方公尺,包括房址五座、灰坑三十多個。房址都屬仰韶文化中晚期,是圓角方形、半地穴式建築,房屋居住面上有數層墊土。屋內的灶為圓形,部分還存在火烤痕跡。

  莊窩坪遺址出土的文物除了個別屬龍山文化時期和朱開溝文化時期外,大部分屬仰韶文化中晚期,以泥質陶為主,多為夾砂陶。有尖底瓶、繩紋罐、火種爐、直口砵、盆等,彩陶較為豐富。

  考古人員指出,莊窩坪遺址的發掘為內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實物資料。仰韶文化是起源於中原地區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五千年到七千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ang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